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绿色电力板块走势活跃,银星能源、江苏新能等涨停,行业高景气周期开启

绿色电力板块23日盘中走势活跃,截至收盘,银星能源(000862)、湖南发展(000722)、上海电力(600021)、江苏新能(603693)、大唐发电(601991)、太阳能、吉电股份(000875)、林洋能源(601222)、节能风电(601016)、华能国际(600011)等涨停,福能股份(600483)涨近9%。

据悉,双碳目标发布以来,关于碳达峰的各种具体政策持续出台,风光等清洁能源长远发展目标明确。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1)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3)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退役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物循环利用,以及“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

2021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建设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目前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和五大海上风电基地所涉及的相关省份均已出台“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光伏的规划,不少地区规划了百万千瓦乃至千万的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根据北极星 太阳能光伏网统计,目前各省(区/市)规划百万千瓦大基地项目46个,千万千瓦大基地项目41个。

目前,首批100GW风光大基地项目已经有序开工,预计风光各占一半。根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自2021年10月中旬以来,全国已有超过46.34GW风光大基地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已公布的总投资达2068亿元。

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我国风电累计装机规模为298GW,2011-2020年的CAGR为22%。经历了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行情之后,2021年风电新增装机速度有所放缓。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1-9月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16.4GW,同比增长25.8%,2021年1-9月新增装机规模与2020年前三季度17.3GW的招标规模基本持平。

开源证券指出,随着碳中和行动的不断推进,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海上风电开发技术的成熟和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未来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占比将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中海上风电占比为21.3%。我国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十四五”新增装机规模有望持续向好。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82GW,如果《风能北京宣言》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这意味着到“十四五”末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中金研报指出,由于风电风机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已经较为明显,诸多可开发资源的回报率水平已经较为优异,预计2021年行业招标量达到60GW可能性大,海上风电也有望随着大型化风机的应用加速平价,以及考虑中东部分散式资源后续利用提速,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分别有望实现年均55GW以上和70GW以上。从装机节奏来看,由于两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的推进,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更高装机量,1-2年的高景气周期已经启动。

中长期来看,该机构认为机组的大型化趋势有望快速重塑零部件行业格局,产能更加向技术、资金实力强的头部公司集中,另外海外市场也对大型化零部件供应提出需求,国产优质零部件企业有望抓住机遇提升全球市占率。整机、塔筒、海缆环节商业模式较为优异,整机和塔筒企业均有增量业务空间,海缆在风机大型化过程中单位GW的价值量至少有望保持不变,这三块领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展望2022年,该机构认为:整机环节:盈利存在考验,但压力可控,新的大型化风机产品轻量化带来的成本下降较为明显,行业格局正在快速向头部梯队集中。塔筒环节:陆上塔筒迎来上行周期,格局趋向集中,海上风电的发展拉动海上塔筒和桩基的增量需求,行业积极扩产匹配海上需求。海缆环节:2022年为海风平价短暂过渡期,海缆环节格局优异,产值增长匹配装机量增速,头部公司有望扩大优势。风机零部件环节:2022年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于大型化零部件产品的溢价和原材料价格可能的下行趋势,中长期受益于全球风机大型化带来的行业格局重塑。

关键词: 江苏 景气 板块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