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涨0.94% 国产CAR-T弯道超车,向实体瘤、通用型进军

【特别提醒:“2021药物创新济世奖年度评选”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支持刷票行为!我们注意到,有不法分子冒用组办方名义行骗,或提供非法刷票服务干扰评选,提醒候选人/单位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最近,国内CAR-T研发领域热闹非凡,前脚传奇生物的Cilta-cel刚拿下首个FDA上市批件,后脚科济药业的CT041又领先全球步入注册临床。目前,国产CAR-T已呈“弯道超车”之势,步入商业化和国际化元年后,国产CAR-T在实体瘤和通用型等方面的突破亦现曙光。
人民金融·创新药数据库监测显示,在3月4日至3月10日的新发布周期内,来自百奥泰、奇方药业、鲁南制药、德琪医药等的14个创新药项目首次获批临床,我们将其纳入了“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同时,开拓药业福瑞他恩等的研发进展向前推进。
受这些因素推动,新发布周期内,“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上涨了0.94%,最新报2473.09点。
国产CAR-T向实体瘤、通用型进军
最近,国内CAR-T研发领域热闹非凡,前脚传奇生物的Cilta-cel刚拿下首个FDA上市批件,后脚科济药业的CT041又领先全球步入注册临床,复星凯特将二款CAR-T推向了临床阶段,药明巨诺则宣布其CAR-T疗法第二项适应症申报上市。
CAR-T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改造成“超级战士”,在体外扩增后把这些细胞输回到患者体内,达到精准识别、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CAR-T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方面取得巨大进展,被认为是最令人期待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很多投资者来说,在想象力、曝光度和知名度方面,CAR-T都毫不逊色抗癌“神药”PD。
目前,国产CAR-T已呈“弯道超车”之势,据统计,国内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数量已经超过500项,居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首次在一个新药研发领域走到国际前列。快速发展之下,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的CAR-T疗法去年在国内率先获批上市,今年2月底,传奇生物的CAR-T产品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里程碑事件。
在迎来商业化和国际化元年之后,国产CAR-T在实体瘤和通用型等方面的突破亦现曙光。
当前,CAR-T疗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瘤,目前获批上市的CAR-T产品适应症均为血液瘤。据财通证券(601108)研报,目前全球开展的CAR-T临床试验,72%是针对血液瘤。然而,全球约90%的癌症病例是实体肿瘤,但免疫抑制微环境等不利因素对CAR-T疗法带来了挑战。如CAR-T能在实体瘤方面取得突破,其商业价值将大幅提升。
目前,不少企业已进入实体瘤领域。其中,港股细胞治疗公司科济药业已在靶向Claudin 18.2、GPC 3等的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的临床中取得一定进展。3月3日,科济药业公告其CT041在中国进入确证性二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进入到注册临床试验的CAR-T产品。
此外,传奇生物在实体瘤CAR-T疗法研发领域走在最前端的项目是LB1908,正在开展I期临床,其靶向Claudin18.2,主要针对胃癌、胰腺癌及部分食道癌患者。重庆精准生物则着眼于CD70靶点的研究,该靶点是兼具血液和实体瘤双应用场景的创新靶点,其据此开发的C-4-29细胞制剂两项适应症均已获得注册临床默示许可,是国内首个针对肾细胞癌实体瘤的CAR-T产品。
除了适应症范围,高昂的成本是CAR-T疗法需要翻过的另一座“大山”。
目前,已获批的CAR-T疗法均为自体细胞制备生产,需进行定制,这也决定了CAR-T疗法价格不菲。在定价上,复星凯特、药明巨诺的CAR-T疗法定价在100万元以上,传奇生物的CAR-T价格或超过40万美元。据山西证券研报,CAR-T目前仍然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疗法,面临高昂的制造成本,根据当前的制造工艺生产CAR-T产品的总成本在15万-30万美元。
而异体通用CAR-T疗法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在异体治疗中,患者可以随时接受其他供体工程化的T细胞治疗,该产品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有可能实现规模化并大幅降低CAR-T生产成本。
目前,全球已有Allogene、CRISPR Therapeutics、Celyad、Precision BioSciences等企业布局了异体CAR-T疗法,并进入了临床阶段。在国内,传奇生物、科济药业、亘喜生物、博生吉等正在开发相关疗法。
如传奇生物拥有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平台,其开发了靶向CD20的异体CAR-T产品LUCAR-20S,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上月,亘喜生物宣布其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 TruUCAR平台取得多项进展,基于该平台,亘喜生物开发了GC502、GC027等即用型同种异体CAR-T产品。科济药业亦推进开发同种异体CAR-T技术,在其管线中,有多款异体CAR-T疗法。博生吉、精准生物等的通用型CAR-T正在IND阶段。
1月底,九部门联合发布了重磅文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规划》在“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章节的“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专栏1中明确:重点发展针对新靶点、新适应症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希望不久的将来,国产CAR-T能够突破适应症和成本的瓶颈,让更多患者获益。
14款创新药首次获批临床
在新发布周期内,来自百奥泰、奇方药业、鲁南制药、德琪医药等的14个创新药项目首次获批临床,我们将其纳入了“人民金融·创新药指数”。
其中,BAT8006是百奥泰在两个ADC项目接连夭折之后,再次开发的ADC新项目,于3月9日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实体肿瘤治疗。
百奥泰官微称,BAT8006体内外药理研究中都表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是一款潜在的靶向叶酸受体α的“be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BAT8006作为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ADC新平台开发的第一个ADC进入临床,是公司肿瘤领域创新药研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3月9日,华润医药公布,直属全资中国药研新一代抗凝剂NIP003片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获准用于预防动静脉血栓的临床试验。NIP003是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新型FXIa抑制剂。FXIa抑制剂在预防血栓形成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出血风险。目前,国内外尚无同靶点药物获批上市。
近日,宇耀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EP4受体小分子拮抗剂YY00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将开展晚期实体肿瘤I期临床试验。这是宇耀生物获得的中国首个IND批件,该靶点全球尚无同类药物上市。宇耀生物表示,相较处于临床试验各阶段的竞品,YY001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靶点活性提高了5-10倍,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2倍,体内血药浓度提高了4倍,是一个全方位的全球同类最佳产品。
德琪医药此次获批临床的ATG-101为PD-L1/4-1BB双特异抗体,适应症为晚期/转移性实性瘤和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此前,ATG-101已分别在澳大利亚和美国获批开展1期临床试验。除德琪医药之外,目前国内还有多家创新药企正在开发PD-L1/4-1BB双抗,科望生物、百利天恒、齐鲁制药、普米斯生物、维立志博等的同靶点双抗已获批临床。
临床进展方面,日前开拓药业宣布,其福瑞他恩治疗女性脱发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完成受试者入组。目前,脱发问题正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存在较大的治疗需求。福瑞他恩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是用于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和痤疮的潜在同类首创外用药物。除女性脱发适应症外,福瑞他恩针对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正在中国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和在美国进行II期临床试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