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生猪:去产能战线拉长,关注猪价波动节奏

作者:易乐/Z0011428/、侯晓瑞/Z0015326/

一德期货生鲜畜牧分析师

一、行情回顾:生猪出栏基数偏高,需求历史同期低位

受前期母猪存栏高位影响,生猪出栏仍有惯性,一季度生猪出栏量处于历史同期偏高位置,公共卫生事件影响需求表现偏弱,猪价处于盈亏平衡线下震荡。

春节后供需两弱下,现货预期内下跌,其中需求表现弱于往年同期(集中需求基本消失殆尽,而居民囤货不足以覆盖其缺口),供需平衡点下移。3月中旬后现货底部支撑明显,市场预期转好,冻品库存逐月增加,出栏体重下行后趋稳,抄底行为逐渐增多。截止到4月中旬,现货仍在成本线下,供过于求的现实还未有明显改善,情绪提前现货好转。关注二季度现货预期兑现情况对市场行为影响。

二、产能变化核心:能繁母猪存栏(趋势确定,幅度模糊)

确定性:21年7-9月的亏损加速母猪淘汰,仔猪补栏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淘汰母猪及仔猪价格变化也侧面反映了上述事实。

春节后母猪淘汰放缓,环比降幅不断收窄。在未来现货好转预期下,恐慌情绪不及21年三季度,目前更多的是低效母猪的替换及现金流难以为继导致的被动出栏,卓创数据显示2月母猪存栏环比小幅增长,淘汰母猪价格偏稳,主动去产能步伐放缓,被动去产能仍在继续。

模糊性:去产能幅度有分歧,需要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及价格变化下进行验证。

春节后作为全市场预期内的淡季,现货表现较差符合市场预期,但预期时间内现货表现不及预期市场情绪会崩溃。4-5月是较为关键的节点,对应到21年母猪产能下降的开始,现货是否会如期上涨?上涨后幅度有多大?短期行为是否会对行情产生扰动作用,进而导致现货出现超涨(超跌)行情。先分析下短期扰动作用原理。

三、短期扰动:出栏节奏&二次育肥&冻品

当市场对未来1-2个月之后的现货价格有较好的预期时,出栏体重会出现增长或维持在一定的高位。市场对未来悲观下,体重会有逐步回落趋势。进而导致悲观预期下,未来猪肉供应减少;乐观预期下,未来猪肉供应增加。叠加生猪出栏量,起到抑制旺季高价,拖底淡季低价的作用。二次育肥及囤冻品同理。

目前面临的情况为,出栏体重低于19-21年同期,但高于非瘟前,其中一个原因为饲料原材料价格上行导致大体重猪育肥成本更高,养殖亏损下,大面积的压栏增重现象较少,短期未看到产能的累积,因而短期扰动并未给与近月较大的供应压力。3月后期出栏体重止跌趋稳,一是疫情导致的被动压栏,二是对后市好转的预期,三是企稳回升有利于生猪养殖及体重增长。需考虑夏季来临后增重难度增大导致对体重的压制。

后期是否会再次形成大面积的供应压力需要关注现货涨价后,短期产能(肉)的积累,而这部分产能积累可能会对下个阶段的现货价格再次产生压制作用,进而影响现货波动,且未来情绪因素主导性越强,波动性越大。

四、中期扰动:成本高位,现金流压力增加

21年养殖行业的深亏及超级悲观情绪,导致出现了主动+被动淘汰行为,在101月现货价格及情绪均好转后,主动淘汰情况减少,更多的是资金不支导致的被动缩量及淘汰。进入2022年后,猪价并未跌到前期低点,但成本不降反升,亏损程度与21年相当,但整体对中长期行情偏乐观,主动淘汰行为不多,更多的是企业资金流不支后,变卖生物性资产增加现金流的现象,此时整个市场现金流情况比21年三季度更差,饲料采购压力大,被动缩量现象多于21年,全市场进入拼刺刀熬日子阶段。

五、行业变化:规模化程度增加

近两年受非瘟疫情等因素影响,生猪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原有落后产能不断退出,500头母猪以下养殖场占比不足五成。

规模化程度的提高会对周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集中度提升不改变猪价的波动性,但得益于资金及国家政策优势,规模化养殖惯性较强,在周期波动时很难短时间内去产能,从而造成猪周期持续时间延长。其次,在规模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落后产能与新产能同时存在的时间点,充足的栏位及祖代存栏,使得在养殖盈利时,可能出现短时间产能大幅增加,进而抑制养殖盈利幅度及时间。

六、需求端:外界扰动增加,需求不确定性增加

我国猪肉需求渠道分布为:农贸市场56%,酒店餐厅18%,现代零售商17%,零售店8%。疫情发生后,集中性需求大幅受挫,居民消费有短期囤货需求,但供应链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并未达到理想囤货量,两种渠道需求中和,整体需求表现不及往年同期(与历史同期相似价格下需求对比)。

弱需求下,生猪供需平衡点位下移,需要关注后期需求弹性。目前来看,疫情的存在或对下游的消费有着长期的抑制作用,政策端对社会整体需求的提振作用或有限,短期比较严重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需求或有恢复性增加,但较难达到疫情前水平。长期来看,关注疫情发展及政策走向,这给与了需求更大的不确定性。

七、行情展望

22年猪价围绕成本线上下季节性波动为主,未来粗线条逻辑大致为:

首先,时间来到市场预期的生猪出栏转折点(4-5月),抄底资金乐观导致现货底部支撑明显(二次育肥、冻肉等),养殖端相对谨慎,因而出栏体重暂未出现明显的增长,需减产预期部分兑现后,全市场情绪明显好转,推动现货出现上涨直至超涨。此现象会在二三季度出现。

其次,在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下,仔猪及母猪补栏情绪均会有所回升,尤其进入二季度后仔猪价格回升至成本线以上价格,这给与5个月后猪价一定压力,或对年底全市场预期的旺季行情有所压制,这会再次导致行业去产能现象增加,市场在震荡中不断去产能。

短期来看,疫情影响调运导致部分地区有被动压栏现象,现货短期或仍有小幅下跌可能,但底部支撑强劲;中期来看,随着可出栏生猪量收缩,现货有上涨预期;长期来看,若现货表现不及预期,去产能动作将继续。短期市场行为会对未来养殖盈利及亏损空间产生扰动。

期货维持逐月升水的结构,基于以上对于现货的判断,05基本跟随当前现货价格波动;在中期现货上涨预期下,对于近月升水较少且在成本线上下浮动的合约有低位上涨可能,而对于升水较多的高养殖盈利远月合约有高位回落可能。

风险点:突发性生猪疫情、国家防疫政策大幅改变

数据解读: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2月能繁母猪存栏4268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1%,环比下跌0.5%,同比增长0.5%。从环比趋势来看,21年7月开始母猪存栏环比开始下降,持续亏损后90月去产能到达一个小高峰,淘汰母猪价格跌至近年低点。同年12月受节前出栏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能繁母猪存栏下跌幅度再次扩大。春节后去产能速度有所放缓,目前淘汰母猪价格7.5元/kg左右,处于历史偏低位置。同草根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存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截止22年4月上旬,7kg仔猪价格为320元。每年上半年均是仔猪补栏旺季,一季度在疫情调运及亏损行情影响下,仔猪补栏需求较差。

进入二季度后,受前期能繁母猪存栏的下降,及在对下半年行情看好预期增加的补栏下,仔猪价格回升。在上游种源未受到大幅影响的情况下,仔猪价格受补栏情绪影响较大,仔猪补栏增加会导致5个月后生猪供应增加。

22年3月生猪平均出栏体重在11520kg,相比非瘟前处于偏高位置,低于19-21年高养殖利润下的体重。

22年3月冻品库存率27.63%,环比2月上涨6.15%,同比上涨9.31%。毛猪12元/kg以下屠企分割入库意愿增加,冻品库存上升,目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免 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德期货”)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国家、地区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未经一德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发送、传播或复制本报告。

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基于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仅反映本报告作者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但一德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且一德期货不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达意见,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一德期货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服务对象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一德期货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 联系我们,扫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