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环球报道:【行业研究】国家首次明确纳入医保,辅助生殖迎政策利好


(资料图)

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要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辅助生殖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相关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帮助不孕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IUI)、配子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应用最广的是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IVF)。

点评

近年来,我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逐年攀升,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协会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左右,不孕不育者约5000万人。因此,国内对辅助生殖技术需求较大。纳入医保有利于破解患者费用难题、推动行业发展。平安证券表示,目前我国试管婴儿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万元-4.5万元(不包括三代),进入医保能覆盖8000元-11000元。部分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有望推动需求端的快速释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从而推动行业发展。银河证券指出,中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较低,提升空间广阔。2018年我国约有56.8万患者接受辅助生育服务,仅占同年4780万不孕夫妇的1.2%,辅助生殖渗透率远低于美国。未来随着人们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加深、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鼓励生育的政策放开等,中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未来各地推进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此前地方在推动辅助生殖方面已有实践。2021年,上海、河北、河南等12省市相继发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增加人类辅助生殖服务机构数量。今年2月,北京市发文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统一定价,将门诊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表示,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是针对目前不孕不育人群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这一严峻现实而推出的措施。此次文件释放一个重要信号,各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帮助这些人群实现生育孩子的愿望,接下来各地推进力度将加快。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不孕不育 行业发展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