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全球最资讯丨三季报业绩优异、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医药爆发还将持续

10月股市震荡筑底中,医药生物板块开启强劲反弹引领市场,行业最危险时刻已过去。随着上涨延续,估值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低位。此外不少已披露三季报公司业绩优异,债务偿还能力也强,后市投资正当时?医药生物持续爆发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股指筑底中,医药生物板块率先启动,自10月12日探出低点后开启连续上攻,放量拉升,而且拉出两根5%以上的大阳线,完全引领市场。Wind行情显示,10月12日以来,11个交易日医药生物板块累计涨幅高达12.68%,远强于股指和绝大多数行业板块。

从估值变化来看,随着股价的反弹,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从26.18倍提升到29.20倍,估值提升较快。但和历史估值来对比,Wind数据显示,其最新估值与历史最高估值65倍以上还有很大差距。而目前板块市盈率分位数仅在13.66%,即最新估值仍低于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时估值。可见尽管10月份医药生物股反弹较快,但板块估值仍较低。


(相关资料图)

三季报业绩较好

从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6日,目前已有141家披露了三季报业绩,仅有迈威生物-U、紫鑫药业(002118)、天士力(600535)等9家出现亏损,其余132家均实现盈利,占比高达93.62%。

业绩增长方面,目前医药上市公司中有84家同比实现增长,其中68家增长超过10%,占比分别是59.57%和48.23%。可见全球经济不景气下,A股大多数医药企业仍然能逆市实现增长,而且近一半增长幅度较大。这意味着行业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行业整体回暖明显。

医药上市公司债务到期及偿债能力

债券到期需兑付方面,目前医药生物板块中上市公司短期1年内有到期的债券并不多。Wind数据显示,仅有16家,合计债券余额为270亿元。其中上海医药(601607)、南京医药(600713)和辽宁成大(600739)1年内需兑付的债券余额较大,均在30亿以上,不过其优异的经营业绩,其债券偿付风险很小。紧随其后科伦药业(002422)、ST康美(600518)、乐普医疗(300003)等7家短期内需兑付的债券余额在5亿以上,其余上市公司债券规模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ST康美、*ST和佳(300273)、香雪制药(300147)目前还未披露三季报情况,但其今年中报业绩均出现亏损,其到期兑付或有一定的压力。尤其是ST康美前期已出现过债券违约,因此再度违约的可能性较大,需提前关注。

此外从已披露三季报情况看,141家医药上市公司现金到期债务比有63家超过100%,意味着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强,可以较好地覆盖相应债务。而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稍弱,现金到期债务比在50%以下有34家,此外还有21家为负,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企业流动性有一定的紧张,不利于到期债务的兑付,不过占比不大。后期如何投资?

西南证券杜向阳分析认为,从长期竞争格局来看,龙头企业具有全产业链控制的能力,在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成本端把控、质量标准控制、下游终端渠道能力上具有竞争优势,即便未来面临集采,行业也会加速集中。

建议关注国标和省标注册进度领先,并且企标库存清理完毕的部分企业,考虑到切换进度有望加快,行业即将迎来量价齐升。

首创证券王斌认为,医疗新基建推动行业扩容,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随着医疗新基建的发力,医疗机构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相关医疗设备需求也将持续上升。目前全国已上报超过2000亿元的医疗设备贷款需求,随着财政贴息贷款逐步落地,医疗设备需求有望快速释放。主要细分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替代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国产中高端设备有望快速放量。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景气度高,国产替代+国际化驱动本土企业快速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坚定维护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生物医药供应链自主可控和安全问题此前已得到国内科研机构和药企重视,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加速。看好生命科学行业全球蓬勃发展下上游行业的高景气度,同时国内企业有望凭借国产替代叠加国际化双重逻辑实现快速增长。

来源:Wind

关键词: 医药生物 上市公司 医疗设备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