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实时:寻找鄂城最美村落|樟树岭:青青古樟弹新韵

行尽山岭头

欢喜入乡关


(资料图)

樟树岭村

地处碧石渡镇东面

南靠白雉山

碧汀线横贯而过

系三山湖水系

花马湖水系分水岭

因历史上岭中多樟树

故名樟树岭

现存最古老的樟树距今750年

四季常青的古树

泽被着这个美丽村落

续写振兴佳话

樟树岭村

南卧于白雉山下

村路似丘陵的脉络

沿着山体舒展延伸

以树为名

郁郁葱葱

久盛不衰

荫庇一方

村落聚于干道两侧

蓝红白瓦点映

片片池田相间

重重锦绣青畴展

美丽乡村赛画堂

这里的村民以陈姓为主

陈家大屋湾源于

江西江州“义门陈”

唐代时规定

凡五代以上同居者即获旌表

当时义门有八代不分家

唐僖宗御笔亲题“义门陈氏”

到宋代义门陈氏已建庄合炊15代

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家族

示范村湾乔家垴整体黑白灰的色调

淡素雅的格调

隐于碧山中

清新脱俗

樟睦园

是修建于乡间的小游园

漫步水中亭阁

憩坐傍水连廊

赏廉政文化墙

感受清风正气

干净整洁的路边

玉米枝杆翠绿

枇杷聚拢枝头

麦穗金黄饱满

乡村振兴的图景

绘进五彩墙绘里

幸福家园的期盼

描在农家竹筛上

老伯田间挥锄头

老妪门头忙捆把

浑身解数打菜籽

嘿呦嘿呦忙农活

和着布谷鸟的叫声

处处一派生机勃勃

200多岁的古樟树

枝繁叶茂

荫日遮天

更有一棵750岁的古樟树王

盘根错节

弯成一道拱桥横在小径

像久居村落的老朋友

承载着村民们的记忆

樟树岭村

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

多方探索发展途径

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

带动百姓就地就业

以前的一片片荒地

变成一个个产业基地

樟嘉裕民生态合作社

流转土地700余亩

种植瓜果、花卉、苗木等

现有社员84人

带动脱贫户就业17人

吸纳村民临时用工100余人

经营者陈国华怀着深厚的乡土情结于2018年回村创业

成为反哺家乡的能人代表

生态园内

应季的水果铆足了劲生长

蓝莓

正由绿变蓝

蜜橘

挤满了枝头

香梨

在悄悄长个

桃儿

冒出红尖尖

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只为四季有花可赏

月月有果可尝

蝶梦园苗圃基地负责人陈航

带着建设家乡的情怀回乡创业

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产业化经营模式

流转土地170亩

发展社员20余户

种植海棠、樱花、玉兰、紫荆花等

城市园林树木

花开时节一片鲜妍

2022年樟树岭村

与邻近3个村

综合整治撂荒地1100余亩

引进贵州仁怀

红樱子糯高粱种植项目

成为茅台各大酒厂原料供货地

实现小村庄链接大品牌

蝶恋花服饰

扎根樟树岭村10多年

为村里40多名妇女们

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主营女装设计加工

主销美洲多个国家实现小产业出口海内外

经营了28年的

老陈纯粮酒厂

最便宜的酒

只卖8元一斤

1米多高的大酒缸里

存满了甘甜

香醉了酒客

许多人喝惯了这里酿的酒

即使走过天南地北

也想着法儿借由快递

或是托人捎带

喝上家乡的这一口纯酿

民间艺人胡德明

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碧石渡镇牌子锣的传承人

自幼对文艺怀有满腔热爱

退休前任碧石渡镇文化站长

擅长演奏扬琴、脚踏风琴

大提琴、小提琴

吹奏二胡、笛子、唢呐、小号等12种乐器

退休后的胡老师一刻不得闲

奔走在文化传承的第一线

为教学牌子锣等民间器乐

手写了许多本乐理知识

在碧石、汀祖、花湖等地

培养了一批批“牌子锣”艺术人才

“今年我在二月份

多次到各村组走访调查

帮助他们重新恢复

建立起了牌子锣队伍……

力争今年把收集回来的

工尺谱曲牌翻成简谱

……”

这是胡老记录的笔记

他将文化传承的使命

烙进了自己的生命

胡德明之子胡长俊

是当地有名的木雕师傅

19岁时就能雕刻完整的作品

橱、窗、台、几、案、架等

家具样样能做

以刻刀为笔龙、凤、花、鸟、佛等

图案洒脱灵动

80岁的陈国军老师傅

精通雕刻和绘画

为宗祠雕梁画栋

化普通的方木为

精美的工艺品

信笔勾勒

一只飞鹤跃然纸上

似展翅在空

成如容易却艰辛

看似寻常实奇崛

传统工艺焕发光彩的背后

是无数匠人始终如一的坚守麻花作坊

女主人皮丽芬

与丈夫、婆婆一起

经营着家庭作坊30多年

她和婆婆每天上午搓油条

丈夫负责炸油条

下午拿出去售卖

每天能卖出200份麻花蓬松酥脆

冷却后分装进袋

保存最佳的口感

常常是供不应求

养蜂人陈泽民从事养蜂30多年

走进陈师傅的家

柚子蜜、槐花蜜、荆条蜜、菜花蜜等

多种蜂蜜飘香四溢

玫瑰花粉、混合花粉清香扑鼻

上千只蜜蜂在蜂箱里

酝酿甘甜醇美除了养蜂

陈师傅还兼顾生产面条

一排排面条挂在架上

像丝丝缕缕秀美的长发

面香裹着空气中的蜜香

散发着自然淳朴之味

陈前云一家三代人守着一间老榨油坊

用传统手法和工艺

榨出最香醇的植物油

每年农民们收获

花生、芝麻、油菜的时节

是榨油坊最繁忙的时候

经过去壳、粉碎、榨油、过滤榨出的新油

色泽明亮油香满屋

辣椒炒肉

是简单又美味的下饭菜

一道沸腾的水煮鱼片

唤醒了味蕾

鲜嫩的鱼片

伴着花椒和香油烹煮

让人食欲大开

切好的毛肚撒上红皮花生粒

再加点“灵魂配菜”香葱和香菜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凉拌毛肚就端上桌了

初夏时节

小龙虾迫不及待上市

蒜蓉虾球

是所有吃货们都爱的美食

整只肥壮的鸭子

先腌制后酱制

块块酱鸭

丝丝入味

土豆烧鸽

荤素搭配

营养丰富

夹一筷炒苕粉丝

粉丝爽滑顺口

伴着米饭滋溜下肚

晒干的苕条吃起来香香脆脆

和美家园处处诗

莹莹碧野追风乐

文字 | 杨家

图片 | 吴盈珊 吕雪昭 梁琼方 罗乐(实习)杨家

设计 | 梁琼方

编辑 | 梁琼方

责编 | 张心怡

主编 | 吕雪昭

邮箱 | ecrm2022@163.com

出品 | 中共鄂城区委宣传部 鄂城区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