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区块链函证促评估行业数字化转型

北京中天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与北京币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就区块链函证的应用和推广建立长期的、深度的合作。据悉,这是资产评估行业首次应用区块链函证。

有关参与方表示,应用区块链函证不仅切实解决了评估行业目前存在的难题,也是资产评估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建设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

技术优势解决行业痛点

“在传统资产评估服务领域,以商业信用为基础的银行函证和企业函证一直以来是评估师的痛点,也是评估师核查验证环节的短板。引入区块链函证,为资产评估师补齐短板提供了非常好的微平台。”北京中天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钰说。

北京资产评估协会信息化建设委员会委员牛虹对此深有体会:“通常情况下,有审计时,评估师是与注册会计师一起发函,或通过企业协调,与注册会计师共享函证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评估师能顺利实施这一程序。但是,在有些项目需要评估师独立发函的情况下,由于评估行业尚缺乏明确的企业函证规范,在实务中企业常常不愿配合。”

针对这个行业“痛点”,区块链函证不仅有效地满足了资产评估机构在业务上的实际需求,也依赖其技术优势为资产评估机构的数字化建设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其提高执业质量、扩大机构和行业效益提供了有力抓手。

北京币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敖维平介绍,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多方互信、安全可靠的技术特点,与资产评估中函证流程要求完全匹配,可将电子形式函证的安全隐患完全规避,在规范行业操作流程的同时,能够提升函证效率、降低函证成本、缩短函证时间、规避函证风险。区块链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对于函证类商业信用资产的记录、传递和确认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数字资产的形成、估值和交易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据敖维平介绍,根据资产评估函证内容的多样性,在技术层面,E函证平台也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E函证平台专门设计了自定义函证模板应用和多格式文件传输应用,保证评估业务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同时,为将函证全过程操作信息上链记录,币码E函证将函证实际业务操作颗粒度细化,将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工作信息全部上链、不可篡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李钰表示,选择E函证平台,一是因为其区块链函证的技术优势,二是考虑到这个系统更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其创新的“轻量应用”“微服务”,能够低成本、低门槛地快速部署运用到评估业务中。这是作为资产评估服务专业机构走出探索性的一步,也是跟随国家科技发展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性选择。

牛虹也表示,通过快速高效的数字化方式,在提高整个项目的周转效率,能进一步降低业务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应用场景更加广阔

区块链函证的应用对于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来说是尝试,也是良好的开端。同时,区块链技术在评估业务中的应用有许多待挖掘的潜力。

“下一步,中天和将继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商业信用细分区域的应用。例如,基建结算的各方账务核对应用场景、不良资产估值业务中‘区块链+大数据’应用场景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潜力。”李钰说。

加快推动电子报告、电子签章、电子签名在执业过程中的普及与运用。分步推进资产评估机构智能化执业系统建设,引导资产评估机构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区块链更广泛地应用或许会成为资产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

“区块链被国家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已经在越来越广泛的行业落地应用。在资产评估行业中,区块链技术可在资产评估方法创新、资产评估线上化、资产评估档案电子化、资产评估数据资产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敖维平介绍,评估行业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评估模型,拓展评估业务场景,为数字资产、虚拟资产提供评估服务,提供“互联网+评估系统”的线上化创新型资产评估,实现评估的移动性和便捷性。

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中天和在研讨中认为,作为资产评估行业中比重最大的法定业务,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服务比重高达60%以上,但传统产权交易存在时间长、涉及审核部门多,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对称、沟通效率较低的情况。

“在产权交易中如果有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系统,则交易信息的流转效率能大大提升。作为其中的估值服务提供者,希望能有这样的应用场景。”李钰表示。区块链3.0技术已经可以链接各种资产、资源之间的交易,也能解决其所有者之间的信任问题。如果有这样的资产评估区块链平台,则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律师、财务顾问、企业客户及信息服务提供商等都可以通过业务过程汇成一条业务链条。在这个场景下,评估报告的电子化、验证真伪、流程追溯等将迎刃而解。

牛虹分析称,随着更多企业客户进入E函证系统,细分应用场景将会大大超出预期,预计企业间的往来核对等商业信用传递链条也将大大提升准确性和时效性,积极意义巨大。未来,其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字化转型需多方合力

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目前,无论行业还是技术发展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打通的关节。

据此,敖维平认为,首先,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对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接受度不高,需要有较长的认知与理解时间。技术公司需要把大量精力和耐心投入到市场教育上。其次,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专业严谨的行业,对产品的专业性、安全性要求十分严格。技术公司需要不断打磨、优化、迭代产品,精益求精才能获得资产评估行业的认可。同时,整个行业在技术服务方面的投入规模总体有限,落实到区块链函证平台上,规模会更小,不利于技术公司形成良性的投入产出生态。

如何让技术更好、更广泛地服务于行业发展,是一个需要相关各方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的话题。

李钰介绍,近两年,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先后举办多次区块链、大数据等研讨会。评估机构也对区块链资产形成的新的知识产权资产非常感兴趣,在组织人员积极学习探索,对区块链的估值模型进行研讨。

“评估行业中各家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作为中型评估机构,非常担心办公系统、作业系统、电子签章、电子档案、行业信息管理平台、主管部门管理平台等多平台多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如果不能做到统一接口,执业人员将会增加工作量,信息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牛虹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能有更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指引,为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可有偿使用的应用系统推荐,以此加快中小型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关键词: 区块 链函 证促 评估 行业 数字化 转型 北京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