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S」获数千万Pre-A轮融资:3D打印拓宽食品创新空间,蛋白质基材碳水改善饮食结构
“作为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能够将“柔性”制造推向极致。”
作者:Valerie Lin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ID:caijingtuya)
近日,食品科技公司MOODLES宣布获得数千万Pre-A轮融资。本轮由GGV纪源资本领投,风物资本、人山资本加注资金。
MOODLES由朱沛然于2021年7月创立,致力于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碳水形态”的高蛋白食品,以改变中国消费者的高油、高盐、高碳水的传统饮食结构——众所周知,这种饮食习惯会给进食者带来健康隐患。近年来,不少致力于改善此现象的本土健康食品品牌推出了更加健康的产品。然而,在中国食品领域,健康食品普遍存在口味不佳、饱腹感弱等问题,难以满足中国特定饮食文化背景下消费者对“主食”的需求——对碳水的依赖和对健康的关注似乎成了难以协调的难题。“碳水形态的蛋白质”或许能够解决这一行业痛点。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利用生物科技培育蛋白质以替代肉类,与此不同的是,MOODLES重塑肉类以替代碳水,这一商业模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过度依赖碳水。
MOODLES通过食品创新制造高蛋白、低GI(Glycemic Index,即升糖指数)、形态多样化的蛋白质基材主食,重新定义下一代Super Food。事实上,该公司产品并非由单一食材制成,蛋白质、碳水、膳食纤维的合理配比形成了其“配方食材组合”。
在世界各经济体相继向工业4.0迈进的背景下,3D打印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相对该技术在不少工业领域的普及性,食品赛道显得相对滞后。3D打印技术之所以被应用于MOODLES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出于对产品形态的考虑。由于食材原料为流质,3D打印能够使产品以各种“主食”形态呈现——从中式的面条到西式的意面。
近年来,“柔性制造”已经在诸如服装生产等其他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响应速度以及对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使得SHEIN一跃成为美国境内市占率最高的快时尚品牌。作为增材制造技术,3D 打印能够将这种“柔性”推向极致。增材制造技术不仅能够固化食物形态,还能为MOODLES降低产品库存风险,扩充产品品类,提高响应速度,使生产更贴近需求,使“实时生产”成为可能。
此外,食材和形态的可控性在极大程度上拓宽了食品创新空间。
NielsenIQ与哔哩哔哩洞察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Z世代消费者“新奇与体验并重,健康与颜值兼顾”。通过食材和形态设计,蛋白质基材碳水在味觉和视觉上的创新或许能够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在猎奇、进食体验、追求颜值方面的消费需求,而产品“蛋白质取代碳水”的属性则与消费者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关注完美契合。
目前,MOODLES已经完成研发人员的团队搭建,其核心团队来自西湖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康奈尔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硕博士专家群组。未来,该公司食品创新能够能否得到消费者青睐将取决于其产品在口味、形态、营养、价格、便携性的表现。这或许是为什么MOODLES的团队人员来自不同学科,为什么公司宣称将把“营养学、食品学、材料学、流体力学、机械工程”等学科融入产品研发过程中。
此外,MOODLES大型柔性智造工厂将在2022年5月底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
GGV纪源资本合伙人李浩军表示:“低碳,健康趋势下的食品科技创新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GGV关注的赛道。但现有解决方案在实现上对口味口感的牺牲让消费者的体验大打折扣。我们很兴奋地看到Moodles通过创新型的技术手段,在不改变现有中餐主食饮食消费的同时,让健康和口味口感的平衡成为了可能,并且有机会以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形态做产品呈现。我们也期待在沛然团队的带领下,Moodles的产品会在各个场景里和消费者见面,成为能健康无负担的满足大家主食需求的不二之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涂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MOOD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