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零时起 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正式启用
今天(5月19日)零时起,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方案正式启用,有效串联起北京两场、天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重要区域性枢纽机场。
启用后,北京首都至香港、深圳、珠海、澳门的航班单程可节省约125公里。
空中通道为啥“上新”?
航路网结构复杂
京广大通道沿线空中航路网结构复杂、航班流量大、运行限制多,经常出现京广航路南段单线运行、交叉航线设置制约容量、大湾区北侧进场急需分流等情况。
京广航路作为国内航路主干道之一,对于航班运行压力和管制指挥工作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扩容改造。
“上新”后有何变化?
“双车道”变“四车道”
京广大通道正式启用,标志着连接我国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南北空中交通大动脉将由原先“单上单下”的双车道变为“双上双下”的四车道,进一步提升运行安全和飞行效率。
优化飞行流量
京广大通道空域方案实施后可降低京广沿线主要拥堵航路点飞行流量,最高可降为实施前的67.1%,将大幅缓解航路拥堵情况,有效提升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间航路通行能力。
新辟19条航路
本次京广大通道空域结构调整新辟了19条航路航线,新增航线里程达2313公里,调整优化13个机场相关进离场飞行程序,调整班机航线走向约5000条。
更安全、更节能
经评估,运行安全方面,每日将减少京广大通道沿线航路航线交叉汇聚冲突调配次数约572次。
节能减排方面,北京首都至港、深、珠、澳的航班单程可节省约125公里,全年可节省约318万公里里程,节省燃油约1.7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4万吨。
“空中高速”意义何在?
力争实现全国70%以上地区干线航路网覆盖
自2013年底京昆大通道开通以来,我国民航已相继顺利开通6条空中骨干大通道,此次实施的京广大通道是“10+3”条空中骨干大通道规划建设中的第7条大通道。
方案通过优化调整京广主干航线和沿线枢纽机场空域,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经测算,预计可为京津冀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及沿线地区航班提升近40%的空域容量,对推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沿线地区经济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截至目前,京昆、广兰、沪兰、沪哈、沪蓉、中韩、京广7条空中大通道相继开通,标志着我国已逐步构建起全国民航航路航线网络基本构架。
关键词: 京广大通道 空域结构 区域性枢纽机场 航路网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