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北京经开区开局之年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预计超20%,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居全市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再扩容……“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经开区坚持创新引领、稳中求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12月21日,京东方对外发布中国首个半导体显示技术品牌,被媒体称为是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里程碑。而就在不久之前,京东方刚刚公布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70%,净利润同比增长近20倍。

京东方的发展是北京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缩影。数据显示,该产业全年产值将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成为继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生物医药之后的第四个千亿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北京经开区坚持做强主导产业、发力新兴产业、布局数字产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高精尖产业生态得到持续优化。”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壮大外,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加速布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则实现突破性进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持续全面推进。北京经开区的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同样表现不俗。

“为了将‘三城’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与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三大科学城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加强创新联动发展。”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将深化“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每年落地“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0项以上。在开局之年的答卷中,这项任务北京经开区完成得毫无悬念。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首批6家、8.2万平方米先导基地加速区挂牌,落地成果转化项目162项。

不仅如此,北京经开区还着力营造创新生态圈,推动创新主体同频共振。与此同时,北京经开区持续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经开区立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国家信创基地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工程推进实现新突破。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为例,北京经开区已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全力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创建技术标准,制定先行试点政策,构建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开放了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自动驾驶警务巡逻车、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环卫和微循环接驳等城市应用场景。

开放是北京经开区的基因。今年1月份,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并推介首批145条政策,这标志着北京经开区“两区”建设路线图正式出炉。

《方案》发布以来,北京经开区围绕政策创新、扩大开放、营商环境、土地利用、国有企业等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两区”建设的“亦庄样板”。据悉,北京经开区通过优化告知承诺模式、建立全过程政府综合服务机制等举措,构建企业投资项目快速落地新模式。截至2021年11月,全区共推进重点项目229个,项目总投资3819亿元,预计达产产值3773亿元。(蒋科平)

关键词: 北京经开区 开局之年 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 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