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综保区成为我省首个突破百亿美元的综保区
2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自贸试验区签约入驻项目795个、协议引资额3195亿元。
总部类、研发类项目加速落户自贸区
2021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1540.7亿元、占全省的22.3%,实际使用外资(FDI)8.7亿美元、占全省的47.4%,新增注册企业1.3万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平均2.5个百分点。“今年1月新增注册企业就达到1042家。”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透露。
据悉,安徽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一批高质量项目涌入。大众安徽新能源生产基地、蔚来中国总部、国际航空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奇瑞未来工厂等项目投资规模超百亿元。
与此同时,一批总部类、研发类项目也在加速落户自贸区。去年12月以来,航天宏图卫星全球运营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实验室、高山精密进口机床保税展示项目等落户合肥片区;天马微电子车载研发中心等落户芜湖片区。
六市设立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和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形成自贸试验区新一批建设成果。
去年12月,芜湖片区的长江 LNG 船舶加注站完成动力船加注作业,标志着长江中下游首座岸基式 LNG加注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合肥则推动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功能叠加,助推合肥经开综保区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02.8亿美元,成为我省首个突破百亿美元的综保区。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领域多项试点落地见效。合肥片区通过实施全链条服务体系及“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跨境电商+海运直航”等试点,带动跨境电商月清关量增长50多倍,月交易额增长70多倍。2021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200亿元,增长45.3%。
今年2月,蚌埠片区成立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是“十四五”首批、安徽首个、行业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公司实现量产,玻璃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还在亳州、阜阳、滁州、马鞍山、宣城、安庆等6市设立第一批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日前,联动创新区实施方案已批复实施,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安徽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梁巍)
关键词: 合肥经开综保区 成为我省首个 突破百亿美元的综保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