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提升 其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

今年一季度,在国际环境复杂和国内疫情多发的大背景下,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86.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稳中见韧,稳中加固,稳中提升。一季度,我市共有12个指标在全省位居前三位,其中,5个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 3个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4个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三位。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平稳,宏观经济加快恢复,顺利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厦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今天,本报通过权威分析与数据呈现的方式,为您解读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

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华生解读厦门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

近日,厦门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华生应邀接受本报专访,权威解读我市一季度经济发展的数据及走势。

增速较快质量较好

基本反映出我市

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记者:今年一季度,在国际环境复杂和国内疫情多发的背景下,厦门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如何?

郭华生: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以稳为主,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5%,主要行业指标表现积极,多项指标全省靠前,其中,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12个指标排名全省前三。建安投资等5个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等3个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4个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三位,为一季度厦门经济争先进位提供有力支持。

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效益有所改善。一季度高技术产业稳定发展,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5%,增长7.9%,拉动工业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2.3%和52.6%,限上网上零售额增长18.6%,规模以上信息、软件服务业增长30.3%。经济发展效益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增长58.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7%,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0.4%。

先行指标支撑有力,各领域发展较为均衡。工业用电量增长5.9%,工业用电高压增容数增长42.9%,反映企业增资扩产情况较好,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税务开票纳税人19.11万户,增长12.1%,税务开票金额增长29.5%,反映市场主体活跃程度提升;全市公路货运周转量增长6.1%,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20.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3.0%,反映交通物流相对顺畅,经济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

综上,我市经济结构优、韧性强,一季度经济增速较快、质量较好,基本反映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但由于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市经济稳定向好基础仍需持续巩固。

各行业共同发力 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记者:一季度厦门GDP同比增长7.5%,主要是靠哪些行业或领域带动,请您具体分析一下?

郭华生:我市经济发展较为均衡,7.5%的增速是各个行业共同拉动的结果,农业稳住了基础,工业、建筑业稳住了基本盘,服务业中的批发业、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表现不错,体现出厦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

从历史数据看,一季度经济增长7.5%保持在合理区间。厦门一季度GDP的五年平均增速在7.9%左右,今年一季度增速略低于这一水平,总体符合经济增长一般规律,从三年或五年的跨度来看,GDP增速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上。

从三次产业看,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我市GDP三次产业比例0.3:37.3:62.4。一季度,第二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37.8%,拉动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62.0%,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超60%,对我市经济增长贡献也稳步提高。

从主要行业看,各行业共同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金融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建安投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领域共同发力,增速均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5个行业占GDP比重近60%,有力支撑了我市经济增长。(沈彦彦 张绍勇 翟晨晨)

关键词: 经济指标 经济运行总体 地区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