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部门在行动|江都法院将重点聚焦“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微资讯
编者按
为提高区域营商环境软实力,实现全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前20、全市第一”目标,区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组和区融媒体中心在“今日江都”微信公众号开辟“优化营商环境•部门在行动 ”专栏。专栏通过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访谈的形式,找差距、补短板,亮目标、话举措,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社会氛围。
记者
(资料图片)
对照区委提出的省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省前20、全市第一”目标要求,2023年,区法院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陈金桥
2023年区法院将重点聚焦“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两项指标,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破产案件繁简分流。按照《无产可破案件快速审理指引》流程,确保无产可破案件3个月内审结;充分发挥破产和解与重整的救治功能,帮助具有生存价值的困境企业涅槃重生。
二是高效处置破产资产。凝聚部门合力,着重解决破产财产接管难、处置难问题,提高破产办理效率。
三是开展“审执质效优化年”活动。强化审判管理,聚焦营商环境评价核心指标,合理配置审判资源,提升审执质效。
记者
区法院对各项工作有何序时安排?
陈金桥
4月底前,孵化待培育培优的创新项目和典型案例,逐步提炼总结;5-6月,围绕“办理破产”指标推进“执破融合”改革,攻坚突破“执行合同”中审执质效薄弱指标,实现考核评分和位次“双提升”;7-8月,梳理“办理破产”指标中“企业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和“执行合同”指标中“党委政府牵头综合治理执行工作大格局”运行情况,提请召开“府院联动”会议;9月底前,完成“执转破”案件全部移送工作;10月底前,针对“执行合同”指标中“网上立案超期审核率”“党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执行情况”“审判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进行自查自评,并及时整改;11月底前,与上级对接考评方案,进行针对性整改。
记者
根据近几年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两项指标排名靠后,扣分点在哪里?工作中存在哪些短板弱项?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陈金桥
“办理破产”扣分点:存在超三年未结的破产案件。“执行合同”扣分点:审执质效指标不高、审判流程信息有效公开率偏低。
我们通过自查发现,三个方面意识不够强:
一是部门责任意识不够强,少数科室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责任感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
二是争先进位的意识不够强,围绕审执质效提升方面的措施不够实,导致“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一审服判息诉率”不高,影响了考核得分。
三是创新创优的意识不够强,创新创优成效不明显,未能形成品牌。
下一步,区法院将紧紧对标评价指标要求,强化三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督促落实、业务部门具体承办的思路,列出重点任务清单,明确推进时间表,挂图作战,序时推进。
二是强化审判管理。做好审判流程重点节点监管,严格审限变更事项办理,提升办案效率。持续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提高办案质量,让简易案件办理“又快又专”,复杂案件办理“又精又好”。
三是强化创新创优。大力培育创新案例、典型案例,打造符合法院工作特点的创新品牌,不断巩固放大创新综合效应。
记者
今年3月市考评指标通报,区法院“办理破产”指标倒扣0.5分,是什么原因?
陈金桥
今年3月市考评指标通报区法院“办理破产”指标倒扣0.5分,主要原因:我院在一起执转破案件中存在履职监督不严引发投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对近三年执转破案件开展“回头看”,重点就履职监督不严问题进行查纠整改,多措并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同时,开展内部培训,提升法官办理执转破案件能力素质;制定专门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程序,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记者
区法院2023年度创新工作的方案措施是什么?
陈金桥
我们今年计划上报12个创新案例,确保1个获得省级认可,10个获得市级认可。具体序时方案:
一是围绕考核重点,筛选创新项目(4月底前完成);
二是丰富创新举措,培育培优创新案例(5-9月);
三是总结创新经验,做好案例编报(每月25日前上报不少于1个创新案例);
四是积极对上联系,提升案例认可度(全年)。
来源:江都融媒
作者:记者 在川 王诚
编辑:阿娇
审核:高克勤
(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