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PP行业节后复工情况调研
导语
伴随春节假期的结束,聚丙烯贸易环节及下游工厂开工陆续恢复中。目前,聚丙烯市场供应量如何变动?下游采购节奏如何变化?未来市场将如何演绎?等都是业者关注的重点。为力求还原真实的市场演绎,聚丙烯团队对节后聚丙烯上、中、下游等各环节参与者就价格、供需、市场心态以及重点影响因素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本文就调研内容为您进行全面分析。
从节后第一周聚丙烯市场表现来看,价格经历了先涨后弱整理,成交始终显乏力。到目前,虽然需求反弹的预期仍旧存在,但PP市场业者心态已回归对现实的关注。从对节后下游工厂调研情况来看,下游企业复工逐步推进,目前仍处在开工提升节奏中,且企业节前多有备货,对当前原料采购意向不足。对于后市,尽管市场信心尚存,但因终端的订单情况仍未看到明显趋势,且新产能投放在即,市场心态还是较为谨慎,观望居多。
(相关资料图)
一、需求放量预期推动聚丙烯价格节后上涨
2023年节后,PP相关产品多数出现上涨,主要来自于成本及预期的推动。除了PP本身,上游丙烷涨幅突出,PDH制企业成本明显增加,下游产品BOPP提涨亦比较明显,相关品PP粉-粒价差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具体来看,节后归来,国内PP市场价格出现了100元/吨左右的涨幅,但因下游工厂需求恢复仍需要时间,市场成交乏力,前期低价货源抛售意愿有所增加,叠加新货出货压力,价格涨后趋弱。
上游产品来看,国际原油价格在春节前后基本围绕85美元/桶左右波动,并未有较明显的趋势性行情,目前原油/PP比价中性略高。丙烷价格在节后涨幅达到79美元/吨,PDH制聚丙烯装置成本明显增加,丙烷/PP比价中性偏高,但观察来看,成本上涨对装置运行影响暂有限,目前PDH制PP装置暂无新增停车,河北海伟PP装置已恢复开车。节后丙烯价格涨幅明显,但外采丙烯装置利和知信,徐州海天等装置节前就处在检修中,丙烯上涨PP粒料影响有限,且目前丙烯/聚丙烯比价中性。
下游产品来看,受上游PP上涨影响,BOPP价格明显上涨。因2022年BOPP企业盈利空间较2021年低556元/吨,且2022年底企业盈利空间较窄,年后在上游原料走高及订单改善预期下提涨也在情理之中,但下游产品上涨的持续性还是需要继续关注后续订单的改善力度。
相关产品来看,再生PP市场人气偏淡,相较于PP原料,场内各环节复工缓慢,价格暂时延续节前水平,目前和PP价差保持在适中水平,相互替代较为有限;PP粉料节后受丙烯上涨支撑涨幅明显,节后首日华东PP粉-PP粒价差一度收窄至25元/吨左右,近两日随着丙烯价格下跌,粉-粒料价差有所修复。
二、新产能兑现慢于预期国内产量未有明显增多
据估算,2023年1月国内PP产量268.41万吨,环比2022年12月仅增长0.89%,供应增长相对温和。
上游企业装置方面,除了长时间停车装置,1月份新增检修装置不多,在产装置节日期间运行正常,1月份聚丙烯装置检修损失量仅在30.86万吨,环比上月减少2.83万吨。
新产能方面,前期预期投产的广东石化50万吨,海南炼化30+20万吨装置线投产时间均延后至2月10日,新投产能对1月份市场的冲击尚未兑现。
开工负荷来看,1月份基本保持在85%附近,且根据跟踪调研,节日期间及节后上游生产企业开工负荷暂调整不大,预计短期供应相对稳定,后期重点关注广东石化、海南炼化投产后的产量释放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标品拉丝产量增加明显。据数据监测,1月份拉丝产量在943.24万吨,环比去年12月份增加62.08万吨,增幅7.05%。目前来看,下游需求表现偏弱,拉丝还是存在一定的供需压力,短期下游需求改善的节奏将较为关键。
三、下游终端逐步复工集中采购放量有限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聚丙烯下游领域逐步复工。根据对节后35家下游样本企业情况调研,下游工厂开工陆续恢复中。随着宏观氛围逐渐向好,下游企业的开工信心较去年明显提升,预期今年的复工情况好于2022年春节。从监测来看,受各区域因用工差异及节前区域企业开工订单状况影响,节后不同区域企业复工进程存在差异;原料库存及成品库存也因不同品类、不同区域差异明显。
从数据汇总情况来看,2023年PP下游制品企业的开工时间多在正月初六、正月初八、正月初十、元宵节后四个时间段。其中正月初八复工的占比为17%,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二复工的企业占到总调研数的43%,元宵节后复工的企业占到总调研数的31%。
分区域来看,华北地区山东下游工厂多在初十左右开工,河南地区部分初七初八开工,京津冀地区大部分在初十至十五恢复开工。部分未完成订单的工厂,或者规模较大厂家如涂覆袋及阀口袋等生产工厂,开工较早,年后初八已开始逐步复工。另外,因部分工厂工人多为外地人员,工人完全返回及工厂稳步生产多数仍需要在正月十五以后。
华东地区温州一带塑编企业大部分在正月初十左右复工,受12月底物流等相关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工厂提前放假,元旦后并未开工,所以今年节后部分工厂开工较往年有所提前。BOPP膜厂大部分春节期间短暂停车,节后初八左右已陆续恢复开车。注塑样本企业来看,大厂初八-初十陆续恢复开车,但中小型企业因订单不足,部分开工时间在正月十五以后。
华南地区相关主力下游虽然已经复工,但是进程较为缓慢。通过调研的样本统计,预计在农历初十附近开工的厂家有4家,正月十二之后复工的有3家,在元宵节后开工的厂家有2家。目前正常复工的企业的开工负荷率多数在50%以下。
原料库存方面,春节前多数下游厂家存备货行为,根据对30家下游厂家情况调研,其中原料库存消耗时间在0-7天占比3%左右,消耗时间在7-10天占比达47%,消耗时间在10-15天的企业占比34%,消耗时间在15天以上的占比16%,少量大厂库存可达1个月,但占比不多。另部分工厂跟贸易商节前签点价合同,节后陆续交货,华东少部分样本企业节前点价合同到3、4月份,中小企业原料库存周期相对灵活,原料库存天数较大企业短。整体上,由于节前对于节后行情乐观的估计,部分厂家在节前就已经进行了适当的备货,尤其华东、华南地区大厂年前均有足量的库存储备,春节假期回来,正常开工的厂家以消耗节前备货为主,对原料市场暂持观望心态。另外,今年因下游企业利润微薄,且聚丙烯产品供应增多,下游工厂采购节奏以及采购量也较之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下游工厂采购心态还是倾向于低价刚需补仓为主。
下游企业成品库存方面,从样本数据反馈来看,处在常规库存水平的企业占56%,高于常规库存水平的企业占31%,低于常规库存水平的企业占13%。高于常规库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1、对于节后需求复苏的预期较强,年前不少厂家对制品库存进行了适当的增多。2、节前部分企业本就因出货不畅存在成品库存偏高的情况。目前观察来看,因新增订单暂时弱、且以小单为主,制品企业成品库存消耗依然较缓。低于常规库存的企业数量不多,部分因元旦前就停车,节前清理了部分成品库存。调研来看,下游工厂普遍认为今年订单会好于往年,但考虑到目前暂未看到向好的趋势,再者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微薄,企业对年内成品价格及运营信心一般。
四、实盘难有明显提升看空心态略占上风
根据对上游生产企业、中游贸易商和下游厂家三个环节45家企业调研来看,40%的玩家对2月中上旬市场暂持谨慎观望的观点,38%的玩家看跌,9%的玩家持看涨态度,7%的玩家暂时看稳。看弱的理由主要基于当前成交乏力的压力,下游工厂开工有待继续提升,同时多数企业原料库存充裕,且均为前期低成本货源,近两周下游企业对高价货源接货意向不大。同时广东石化、海南炼化等企业装置新产能释放在即,供应压力增大,尤其华南地区企业信心不足。而且中间贸易环节也存在一定库存压力。看涨的理由主要在于对政策出台、经济反弹的预期较强,较大部分企业认为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对后期需求触底回升存在一定信心,预计后期随着下游工厂全面恢复,需求端表现也将跟随转暖。谨慎观望的玩家主要还是基于当下成交压力及未来需求改善预期考虑,认为市场行情仍需进一步观望。
就目前来看,成本支撑稳定以及库存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生产厂家表现出较强的挺价心态;但部分贸易商库存压力大、降价出货的意向极强,下游终端企业利润微薄,新增订单有限,暂时谨慎居多。
五、关注市场变动关键影响要素把握市场涨跌脉搏
表2聚丙烯从业者对各因素关注程度打星表
对于短期市场,市场玩家的主要关注点重点围绕需求、供应、成本、心态、库存五个方面。
需求因素关注程度最高,需求的改善节奏决定了供需关系的变化,尤其是春节后下游工厂开工恢复及实际订单情况将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供应也是节后市场重点关注点,因2月份广东石化、海南炼化投产概率比较大,随着装置投产日期的临近,市场关注度亦在不断提升。虽然节后原油价格波动不大,但丙烷价格涨幅明显,PDH装置运行情况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另外,今年节后库存的特点是上游库存同比中性偏低,压力较小,中游贸易环节库存同比中性略高,存在一定压力,所以短期贸易环节库存变化也是市场重点关注点。
综合预判:2月份国内PP市场处在春节假期之后恢复阶段,叠加前期延期的新产能大概率存在释放预期,市场观点谨慎,多侧重于对现实的观察。虽然市场对中期需求恢复的预期依然乐观,但因春节前持续反馈节后需求复苏的预期,也刺激了一定备货需求的释放,节后下游工厂普遍有一定库存,短期高价对需求的动能有限。供应端,虽然生产端压力暂无明显放大,目前主要是中间贸易环节存在流转压力,但中期广东石化、海南炼化新装置投产集中兑现,供应端压力将增大。总体上,目前因为现实需求压力,PP价格或承压运行,但随着中期需求的兑现,预计价格仍有弱后反弹的可能,反弹的高度一方面取决于需求恢复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观察供应增加的弹性,建议后期加强下游新订单情况及新装置投产情况的关注。
文|聚丙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