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新能源汽车又自燃?新能源汽车为什么总自燃?_当前简讯

经常听到新闻突然爆出XX品牌新能源汽车自燃,如3.15当天,武汉买了八个月的二手新能源车,街头自燃,车主:再也不买这种车了。。。。。。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近段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类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新闻时常爆出。那么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会自燃,车企做了哪些努力,车主应该注意什么呢?本篇文章带你走进新能源汽车安全世界。

新能源动车自燃原因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根本原因就是热失控,热失控主要由以下3方面形成:


(相关资料图)

1.汽车碰撞。动力电池受到挤压、穿刺,导致正负极、电解液混合发生直接反应,形成大规模的内部短路,释放高热量造成热失控起火燃烧;

2.电池内部自身温度过高,散热速度过慢。温度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过热而产生自燃;

3.充电过度。当动力电池存在过度充电时,就有可能会导致正极金属溶解以及电解液氧化分解,最终电池发热膨胀并起火。

汽车产品设计怎么进行安全改善的?

1.降低电池发热量。电池发热原因主要是因为由电阻产生了热量,公式:

P=UI Q=I²RT

产品设计上主要从减少电流和减少电阻两个方面入手:

①采用高电压,减少电流;提高电池包的额定电压,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值。如将电池包工作电压电压从 X 伏级别调整至 2X 伏级别。电流减小可减少线路损耗,减少发热及提升整车能效;

②单极耳变全极耳;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极耳出入正负极,以46800圆柱电池为例:采用单极耳的,电子在电池内部的移动距离最大达到7.6m,而采用全极耳的电子在内部最大移动距离只有0.16m,采用全极耳内阻更低,充放电时发热量更小。

2.扩大散热面积。目前主流设计采用电池底部散热,如CATL麒麟电池改变水冷板布局方式采用侧面散热,可通过加大散热面积,增加散热效率。

3.提高冷却效率。过往电池热管理系统与空调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电池冷却只依靠电池冷却系统,部分车企新产品已采用新热管理结构,增加利用空调系统加强电池冷却液的散热。

新能源汽车个人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充电时尽量关闭车内电源。汽车电池和手机电池一样,边充边放对寿命有很大伤害。充电过程中耗电,会加剧电池的发热;

2.注意充电桩的区别。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标定也不同,所以充电速度不仅与充电桩有关,还与车辆自身的电源管理系统有关。必须要选择适合车辆充电电压和电流的充电桩,在提高充电速度的同时确保安全,同时要注意充电插头的清洁与干燥;

3.注意充电时间。过度充电会使电池发热,甚至引起自燃、爆炸等危险,非常有必要控制充电时间。同时要注意浅充浅放,避免深度放电。

车辆发生自燃应该怎么办?

1.千万不要慌张,立即停车;

2.保持一定的距离后,拨打救援和火警电话;

3.在车辆后方 50 米处要放置警示标志。

注意:①若发现车辆着火,即便还没有发生爆炸,也要赶紧远离着火车辆;②普通手提式灭火器几乎无法对动力电池灭火,不建议车主自己灭火。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自燃主要耗时因为动力电池,这也是新能源车企在电池方面逐步投入大量研发成本的原因之一。为减少新能源汽车自燃概率,一方面必须要通过新产品的更新迭代来进行完善和规避,另一方面车主的正确的认知和使用习惯也很重要。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