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帮”是如何练成的?国宝帮为何正规拍卖公司都不愿接待他们-每日热文
所谓的国宝帮就是一群对于藏品没有任何概念的人,他们会以一些非常奇怪的思维来见解所有的藏品,不会基于事实来讨论,但凡别人的意见和他有一丝不同,那么他们会用他们认为对的收藏经验来对你进行辩论,直到他们觉得自己胜利了,才会心满意足的离开,这种人都很喜欢讲故事。
(资料图片)
那么一个收藏者如何变为一个国宝帮呢,他们又是如何“步入歧途”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自己成为那样的群体呢?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藏家困扰和头痛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好让我们在今后的收藏道路上更加地顺利。
*偶遇国宝*
因为某种机会,他们可能遇见了类似于自己在电视上面的“国宝”,可能是心情激动或是心血来潮,于是进入了古玩店或者是古玩市场,慢慢的发现这些国宝的价格其实并不会很贵,而且在自己的预算之类,这个时候卖家已经从他们的表情上面看到他们内心那种无法掩饰的兴奋,毕竟他们第一次和国宝的距离怎么近,而且有机会得到。这个时候卖家就会疯狂地吹捧这件“国宝”的价值,他们可能就已经陷入了一种暴富的状态,甚至于开始盘算这笔财富如何挥霍的场景了,自己已经开始走上了财富人生之路。
很多人都是不知不觉第一次购买了人生的第一件国宝,其实自己已经不会在意真假了,就是认为可以走向暴富之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很多人买这种就是为了送礼讨好他人,就是用于社交用的,至于真假的话也不用管,毕竟这种东西也不贵,普通人也看不懂反正好看就行。
*疯狂洗脑*
因为有了第一次购买,商家又怎么愿意轻易放弃这么好的肥羊呢,接下来的剧情就是顺理成章了,买国宝的话也是很让人上头,看看一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藏品和自己的很像,商家就会开始慢慢地对他们进行洗脑:他们会给他们打一些预防针,为了不让客户去学习真正的技术,也防止自己的客户流失,他们会把一些卖瓷片的说的一文不值,因我们很多瓷片都是真品而且非常便宜,是非常好的学习材料,无良商家就会说他们是“破片帮”,我们要玩就要玩一些“高端人士玩的高端古玩概念”,强调“高端、大气、有面子、上档次”,要玩就必须玩“五大名窑、清三代,明三代、元三代”这种官窑瓷器,只要有这些观点作为预防,以后客户就只认识这些东西,对于其他都看不上眼。或者说没有任何兴趣。
*称兄道弟*
这个时候假货卖家认为时机成熟就会大打感情牌,引用各种高价拍卖的成交纪录,给买家看,然后摆出一副非常无奈的表情,然后看客户的实力以最优惠的价格把自己的国帮以非常诱人的价格卖给客户,让客户都觉得自己得到便宜了,甚至感激涕零。使得客户处于一个自我陶醉和感激的状态,然后顺便灌输一种“国宝泛滥”的论证,让客户感觉我们泱泱大国到处都是国宝,随便哪里都能得到,毫不费力。也不会感到稀奇。
无良卖家每天给他们灌输“捡漏”的概念,天天捡漏,捡到手软,成为常态,就不可能再花正常的价格买东西了。除此之外,还要灌输“真、精、新”的观念,东西都是“真”的,找遍全世界也见不到像顾客这么幸运的人,天天中千万大奖,找遍全世界也见不到像卖家这么好的人,他把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国宝”批量处理给顾客,顾客完全陶醉在发财的迷梦中无法自拔。“精”当然更不用说了,故宫有的我全有,故宫没有的我也有,能不精吗?至于“新”,那就更必须的,瓷器必须完美,起码得有个官窑款,不然怎么对得起我高贵的身份?
然后国帮就会把他们当成比自己父母还要亲切的人,天天请他们喝酒吃肉,只要是他们说的话就是真品,依然成为了不可分离的亲兄弟一般的关系。
*觉醒还是彷徨*
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某一天经过朋友提醒会有所警觉,人家上千万的东西为何几十万就给到你了,他们自己不知道赚这钱吗,为什么他要对自己这么好,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发财吗?
可能是某天心血来潮去参加一些本地的鉴宝会,被鉴定为仿品。之后,可怜的顾客四处寻找各路专家求证真伪。如果碰到说真话的专家,可能被点醒,但如果碰到以开证书赚钱为目的的伪专家,又被哄得很开心,又沉醉于发财的美梦,又掏了腰包买了屁用没有的鉴定证书。有的人寻求科学鉴定,但是发现并没有什么用处,证书依然是一张废纸。
有的人希望通过拍卖公司变现,但是发现有的拍卖公司并不欢迎他。又怕得罪人不好说东西不对,只好找种种借口把人送走。很显然正规的拍卖公司是不愿意拿这样的一眼假的东西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当然对于很多那种套路拍卖的公司他们是非常喜欢的,然后花费一大笔费用假拍一下。
如果顾客这时还不能醒悟,说明已经中毒太深了,已经成为国宝帮了。
这个阶段的国宝帮被专家、拍卖公司拒绝,常见各种恼羞成怒、口出恶言,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国宝重器为什么得不到承认,于是向卖家求助。
假货卖家这时就会抛出必杀技:阴谋论。说专家是为了让自己的东西保持垄断地位,所以不能承认民间的藏品。拍卖公司都是小圈子,优亲厚友,没关系你进不去,送拍是不可能成功的。
假货卖家成功地把矛盾转移,把国宝帮的所有怒气、怨气都撒在专家和拍卖公司身上。他们绝不会承认自己玩的都是景德镇樊家井粗制滥造的低级仿品,却认为专家和拍卖公司妨碍了自己的暴富神话,假货卖家成功地把火引到他们身上。通过“高端”、“捡漏”、“真、精、新”、“阴谋论”、“气泡说”等一系列洗脑和烟雾弹,假货卖家这时已经从思想上改造和绑架了国宝帮。
*无路可退*
这个时候的国宝帮依然是回不了头了,因为他们在这上面花费了太多的费用,按照标准来说,如果是一千万的价值的藏品,就是十分之一的标准来说也是百来万了,这个时候如果承认自己的藏品是假货不仅仅是金钱打水漂,更多的是这么多年和别人吹嘘的故事和自己的收藏经验都是编造的,就是丢脸的事情,基于这种心态来说即使明明有疑虑也不敢去深思了。
这个时候卖假货的人看到他们动摇了,这个时候就开始放大招了,就是看气泡。宣传气泡不能仿、微观不能仿的传说。东西明明已经假得离谱了,没事,钻进百倍的放大镜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玄乎,什么死亡气泡,什么变色气泡,什么聚沫攒珠、寥若晨星。然后再把那些门外级书本上最爱写的“汝窑支钉天青色、苏麻离青铁锈斑、元青花火石红、成化斗彩姹紫、晚明粘沙跳刀痕、瓷器接胎痕”等等术语挂在嘴边,非常适合那些成天拿着假货瞎研究的国宝帮,以及对照书本按图索骥的门外汉。来自我救赎。这个也是为何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绝对的语气。
如果是不懂的人听到国宝帮的这些言论都会被他们镇住,实则他们除了所谓的“大开门”还有一些从书上偷偷记下来一点术语以外就没有任何东西了,然后就是抱着一些花费大量钱财找伪专家开的证书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真的可悲、可怜、可叹!!他们经常拿着自己的藏品去和博物馆的藏品对比,然后得出一个惊人消息,博物馆的是假的我的是真品,无视它们来源了。问他们你的好在哪里他们的回答也是非常的空洞没有任何逻辑。我有时候真很佩服他们“怎么敢想呢”谁给他们的自信呢!
*摆烂心态*
他们不在管内行人对于他们的打击了,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国宝的遭遇,行内不认?那就找人认。这个阶段的国宝帮会四处寻找“知音”,在网络论坛里发图求证,说不好的通通臭骂一顿,说好的比亲爹还亲。寻找国宝帮“专家”和成员,抱团取暖。各种高觉悟、高姿态,说什么“国宝外流、民藏被打压、国宝遍地都是”,对此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哀怨世态不公。开始一起编造一些离奇或者玄乎的故事来吸引关注,无非是想找到一个能替自己无知买单的傻子,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大收藏家,自己的东西每一件都是博物馆级别的,甚至连博物馆都没有。把自己归纳为顶级收藏家,甚至宇宙级别的收藏家。我们内行看来就是走火入魔,赶紧避而远之。
*图穷匕见*
有的人虽然最后明白自己被骗、被愚弄了,虽然最后明白他手上的所谓国宝不过是一些低级仿品、现代工艺品,虽然收藏行为以激动和诱惑开始,以悲哀和失败为结果,但是他不能承认。一旦承认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只能是更加疯狂的去编造更加离谱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藏品是真的。
钱已经都投进去了,怎么办?忽悠、包装、炒作!这个阶段的国宝帮已经从受害转为害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他们理直气壮地抛出种种歪理邪说、种种阴谋论,为了把自己的低级仿品跟真品扯上关系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甚至宣称这些年的建设工地和猖獗的盗墓行为产生了大量灰色出土器,通过炒作与之扯上关系,借此说自己的东西是旷世好物。也不知道这些人是真法盲还是疯狂到连法律都无视的地步,不知道哪天有关部门较真了,把他们抓起来打算判刑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喊冤叫屈、原形毕露?
总结 :从以上七个阶段来看,其实国宝帮是一群非常可悲的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正真的培养过收藏的理念,一开始就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自然不懂什么赝品和真品的概念,还有就是对于财富过于迷恋。如果国宝到处是那我们国家为何要设置专门的法律来保护国宝有何意义呢,无知使得他们疯狂。
玩收藏需要大量地学习和研究,在路子正确的前提下,三年才能入门,八年才能有小成,而修炼内功则需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经常碰到一些路子走错的人,声称已经搞收藏二十多年,很遗憾,这种人相当于练功走火入魔,越下苦功越离谱。
如果您有钱,但是没有时间身体力行地终身学习、研究,那您应该聘请最优秀、最顶级的专家团队来把关。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是眼力极好、人品可靠、经验丰富的行业顶尖人才,而您需要学会尊重专业人才,为人才的知识与经验付费。
关键词: